我国公民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即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就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制度。目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基础养老金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
其一,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财务平衡不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收入必须大于或等于养老金制度支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才能保持平衡和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收入来源于年轻在职人口的养老金缴费,养老金制度支出面向老年退休人口的养老金待遇领取。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社会条件是:年轻在职人口增长率大于老年退休人口增长率、养老金缴费增长率大于养老金待遇领取增长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年轻劳动人口暨养老金缴费增长率小于老年退休人口暨养老金待遇领取增长率,养老金“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财务客观上难以保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其二,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带来代际分配不公。公平是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在现收现付制度下,养老金制度对同代人和代际之间进行两次收入分配:代内和代际收入分配。养老金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度,当代人按相同标准缴费进入统筹账户并当期支付给上一代退休人员、当代缴费人口的缴费与其个人未来养老金待遇关联弱化。在老龄化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人未来进入退休年龄,其所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因为未来养老金缴费人口减少从而导致养老金水平降低,未来养老金待遇不能匹配其当前年轻劳动年龄的养老金缴费。所以,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内含养老金代际分配不公的基因。
其三,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带来经济效率损失。首先,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给国民储蓄带来“挤出效应”,不利于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现收现付制养老金是一种消费性资金而非资本性资金:养老金用于老年退休生活消费,没有储蓄积累的必要,对国民经济赖以增长的储蓄不具有激励效应。其次,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带来的财政负担加重和劳动成本提高都拖累经济增长。在老龄化背景下,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势必导致财政养老负担不断加大。当代劳动人口养老金缴费负担不断加重,势必带来劳动成本不断提高。第三,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带来管理效率损失。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公共管理的模式,难以发挥竞争性市场机制的作用。
应对老龄化背景下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问题,相关改革要“扬长避短”
现收现付制养老金“避短”的改革思路是,跳出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本身、对整个养老金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可以采取的办法包括:加快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结余基金的市场化投资,通过提高投资收益来弥补未来养老基金的不足;加快发展多支柱多层次养老金制度,把基金积累制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等新型养老金做大做强;优化养老金体系结构,改变基本养老保险“一险独大”的格局,降低第一支柱养老金的比例、提高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比例;构建公平与效率目标并重、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作用、财政和金融两个手段结合、国家与社会和个人分担社会养老负担的现代养老金体系。